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嘉晨集团,嘉晨集团是大型的民营企业吗?

嘉晨集团,嘉晨集团是大型的民营企业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22:01:28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嘉晨集团是大型的民营企业吗?

嘉晨企业由一个开始时只十几万元、几十个人的小企业发展到目前拥有16家子公司,总资产10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嘉晨集团

2,去嘉晨集团上班,工资待遇怎么样?有什么福利?

听说平均待遇都是4K-5K,还有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等等,薪资这方面还是挺高的。

见工时你没问吗

嘉晨集团

3,都说嘉晨集团薪资高,具体是多少,请在那边上过班的小伙伴回答一下...

嘉晨集团最基础的薪资是4K-5K打底,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诸多福利,是一个可以考虑入职的公司。

任务占坑

嘉晨集团

4,营口嘉晨集团.这几天我们就要去了.不知道那里咋样。但没有预想的心...

来吧弟兄们。实际是6个人的房间。有同事在住宿的。单位挺大集团性质的,覆盖范围很广,你们来就是去钢厂做工人的,待遇还行,人不好处

现在嘉晨集团就像个搞传销的公司一样,叫人介绍朋友啥的来,工资还给的不咋高,压45天工资了现在,一个月一天休息,不出事啥也不能给你办,出事了就死劲压榨你,还有工伤开除啥也不管你,受伤了只能自己忍着,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营口嘉晨集团怎么样?

去什么地方都别来嘉晨 除了罚就是罚 领导个个都篮子。都是装犊子能耐。装逼。全世界钢铁行业 就数嘉晨最垃圾最埋汰 环保最恶劣 静糊弄环保局的人 反整有钱什么事都能解决吧,管理不行 当领导的不行人太坏,

姐,我后悔没听你的了,今天去面试,先填简历表,说我字写的小了让我重写一遍,问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由于我是学工科的所以我说要技术方面的,然后带我去人力资源部部长那里,部长看了一眼简历问我“工人干不干”,我有点蒙,后来她说“来了都要下基层的”,我想也对说“干”,然后她把我安排会议室里等着,我想这就是你说的初试,等了将近半小时开始叫人面试,面试的时候一个男的坐主位,别人包括人力资源部部长坐边上,我进去后男的让我简述,我刚把我名字学校说完他打断我的话说“你来了就是干工人”然后指门外让我出去,我有点蒙,就说“我想问下我待遇”那个男的十分厌烦的说“什么待遇都没有,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就拉倒”,我当时甩头就走了,旁边一个男的插了一嘴说都一样2200什么的,我没听完就出去了。的确我不是海归博士硕士,不是清华北大,不是从事专业多年的老工程师,但好歹也是211学校毕业的啊,我面试的企业不多也有7、8家吧,不管单位大小没有一个单位招聘时能说出这种话来,我不知道当时他出于什么心里,是展示自己领导的威严还是公司的实力,要么就是对人才的漠视或自己本身就是这么个人,以上都是真实发生的事,话也是原话,因为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尊严被践踏,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

呵呵!却有其事!嘉晨的确有些傲慢了,但他肯本没有值得傲慢的理由!待遇不高,环境不好,工作量大,没有休息,领导傲慢。。。。。。唉,不说了

2012年钢铁行业整体垮台。 嘉晨还在兴建钢铁厂。 o(╯□╰)o 负面消息太多了。。。

申请破产了,但是因为欠债太多,没有通过而已,半死不活!

6,嘉晨集团到底怎么样

千万不要去嘉晨,我就是老边人,在哪里刚刚辞职,各种罚钱,管理层像傻逼似得,根本不讲道理的,你见过罚一个月工资的企业?去厕所来查你没在,就算空岗。这公司真心不要去,恶心的要死。保险辞职了不能当时就办出来,七月份辞职的,保险才交到五月份,啰嗦事特别多,真心劝大家不要去。

嘉晨集团天盛重工,是嘉晨集团新建的钢铁厂2条高线1条棒材线,这个厂子要是生产需要1年以后(炼铁 烧结)等等。吃饭还算便宜一天8块,一个月公休(就是休息不扣钱)1天,那个私企不是4天。一个月可以请3天事假(一天你工资多少就扣你多钱)。在那的大学生(技校)全都1800块,专科开2000快钱,1年多的老工人开2000~~2200块。早晨6点起床做早操到6点40左右。7点30出宿舍进车间工作到11点30.下午1点到晚上6点下班。工作没有劳保用品什么工作服还是手套一切的一切全都召见买(干1年多的老工人有工作服)一星期检查3次宿舍卫生不合格的就等着挨罚或者等着部长(厂长)召见挨骂吧。这个厂子说一千到一万破事n多钱往死扣你,这是嘉晨的文化。你不是工程师以上级别的到那真没法混,尤其是轧钢厂的领导有事办不了出事往死楼(lou)你。

我劝你不要去, 1.一个厂子每天都在玩命招人, 2.做出租车时去问一问 3.所谓的 8凉8热,去过之后就会懂了 4.曾经为了招人,让员工招人,找不来不给开支 5.是非多,看什么问题,众口难调,调什么,这是你关心的问题, 6.每半年找300多大学生,没到转正全走了。(半年转正),你猜为什么

兄弟嘉晨集团是知名企业,员工2000多人,以前不少负面新闻,人多是非肯定多,是非多谣言也不会少,所谓众口难调,有些事情还得亲身体验,听说前年过年的时候就不压工资了吧,现在应该还可以,工资也不低,5险1金,朋友在那说工作餐都是8热8凉,总体来说还不错,入职门槛比较高这很正常,最好是去看看,有实力的人在哪都有发展,尤其是大企业,平台更宽 纯手码,望采纳。

7,嘉晨集团这个公司怎么样?

个人觉得这个公司蛮不错的,是以生产钢铁为主的企业,我多次在钢铁时报和新闻中看到这家公司,在钢铁行业蛮出名的

哥今年10月末进的嘉晨,交了90元的体检费。招聘的时候嘉晨人事部自曾是中国500强。
10月29日上面通知从今天开始,部分部门,加班到晚7.30(没有加班费)才能下班,夜班是上12h休12h。这个老实说我还可以接受,因为刚建厂么,人不够,资金也不足,我表示理解。可是我理解公司,公司却不理解我们,我们每天加2小时的班,结果公司却没给我们安排通勤车,我们要等到晚8.30才能坐上车,晚上站少,有些人到家都快9.30了。而且一个月每个人公休只有一天。
 说点我理解不了的吧。中国500强集团嘉晨,扣每个员工一个月工资(咱们按每人一个月2000元,公司有1000人=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能给他家省2000,000,)假如有1000人每人每天愿意为我白工作2个小时,那一个月后哥就成百万富翁了。
当然人事部在招工的时候对我们说第一个月的钱是押金钱,你走后会给你。可实际上我问过好几个同事,他们都说,即使你提前一个月和领导打招呼了,你的一个月工资也不会给你,就是说你干了6个月他只会付给你5个月的工钱。
 再说点和我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事情,嘉晨集团,在老边有一个嘉晨燃化,在柳树投资的叫“天成重工”。为什麽不叫“嘉晨xxx”呢?据说是嘉晨老板为了骗银行贷款,让一个“司机”做了法人。据小道消息说老板的某个偏房比他孙女都小(茶余饭后同事闲聊可能是假的,要不然估计这老头肯定嗑药了)。他的小姨子是“天成”里唯一一个食堂的老板,说话很nb总是威胁要给我们停饭罚款的什么的。我们从工地慢走到食堂差不多要30分钟,来回加吃饭就要用一小时,中午还必须打卡签到,也就是说,中午基本上你能消息30分钟。
 一个以骗人为文化色彩的企业,我是真心呆不下去,另外看他小姨子那个泼妇样子(觉得自己很nb高别人一等),就知道他家人很势力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估计以后还会有很多霸王条款。哎也不知道这孙子怎么进的500强,祝还在嘉晨的兄弟们早日大成。跳槽~

8,嘉晨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哥今年10月末进的嘉晨,交了90元的体检费。招聘的时候嘉晨人事部自曾是中国500强。 10月29日上面通知从今天开始,部分部门,加班到晚7.30(没有加班费)才能下班,夜班是上12h休12h。这个老实说我还可以接受,因为刚建厂么,人不够,资金也不足,我表示理解。可是我理解公司,公司却不理解我们,我们每天加2小时的班,结果公司却没给我们安排通勤车,我们要等到晚8.30才能坐上车,晚上站少,有些人到家都快9.30了。而且一个月每个人公休只有一天。 说点我理解不了的吧。中国500强集团嘉晨,扣每个员工一个月工资(咱们按每人一个月2000元,公司有1000人=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能给他家省2000,000,)假如有1000人每人每天愿意为我白工作2个小时,那一个月后哥就成百万富翁了。 当然人事部在招工的时候对我们说第一个月的钱是押金钱,你走后会给你。可实际上我问过好几个同事,他们都说,即使你提前一个月和领导打招呼了,你的一个月工资也不会给你,就是说你干了6个月他只会付给你5个月的工钱。 再说点和我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事情,嘉晨集团,在老边有一个嘉晨燃化,在柳树投资的叫“天成重工”。为什麽不叫“嘉晨xxx”呢?据说是嘉晨老板为了骗银行贷款,让一个“司机”做了法人。据小道消息说老板的某个偏房比他孙女都小(茶余饭后同事闲聊可能是假的,要不然估计这老头肯定嗑药了)。他的小姨子是“天成”里唯一一个食堂的老板,说话很nb总是威胁要给我们停饭罚款的什么的。我们从工地慢走到食堂差不多要30分钟,来回加吃饭就要用一小时,中午还必须打卡签到,也就是说,中午基本上你能消息30分钟。 一个以骗人为文化色彩的企业,我是真心呆不下去,另外看他小姨子那个泼妇样子(觉得自己很nb高别人一等),就知道他家人很势力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估计以后还会有很多霸王条款。哎也不知道这孙子怎么进的500强,祝还在嘉晨的兄弟们早日大成。跳槽~

嘉晨集团有限公司是1995-06-05在辽宁省营口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大石桥市分水。 嘉晨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8001211442037,企业法人孙路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嘉晨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定型及不定型耐火材料、矿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研制、开发、利用;房屋租赁;淡水养殖;经销:五金、农副产品、汽车配件、家电、装饰材料、办公用品、编织袋、家具、焦炭、硫铵;煤炭批发;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辽宁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6715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34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嘉晨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3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嘉晨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9,张小平离职背后:中国两大航天集团为何成不了NASA?_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蔡浩爽,编辑 :魏佳。

中国航天业的“马斯克们”正在遭遇中国式困境:体制内院所的收入已经支撑不起他们的报国情怀,而选择出走,原单位又不愿轻易放人。

9月27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

文章大意为:原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此前在该单位不受重视,年薪只有12万,提出辞职也没引起领导重视。而当张小平跳槽到民营航天创业公司蓝箭航天后,年薪超百万,原体制内院所也幡然醒悟:这个“灵魂人物”的离职会“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发公文希望通过行政力量留下张小平。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当日晚间作出回应,重点有二:一、这份公文是真实的,但张小平是“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单位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要求张小平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按脱密期管理规定回所脱密”。二、张小平本人的科研实力并不足以影响载人登月,“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在互联网上引发轩然大波,而涉事的蓝箭航天和同为民营火箭创业公司的其他竞品公司对此事三缄其口。

Space X 的成功已经向世界证明了火箭这门生意的可行性,而要将航天由“事业”变为“行业”,“军转民”是必由之路,这其中也包括了体制内人才、技术向民营企业的转移。

未来太空竞赛的主角越来越由国家转变为商业公司,相较于研发出世界现役最强运力火箭、即将进行商业载人探月之旅的 Space X ,国内的民营火箭公司被一创业者自评为还是“小学生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希望这次刷屏的张小平离职事件,不会给处在花苞期的民营航天事业带来阴霾。

渴求体制内人才:免于试错以节省时间

体制内人才对发展民营航天事业有多重要?

一个数字是: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的研发人员80%来自体制内军工集团、科研院所,这一数字在另一公司更是几乎达到100%。这两家公司是目前中国“唯二”真正意义上成功发射过探空火箭的公司。

“火箭是个高度人才密集的行业,尤其需要参与过实际运载发射、型号设计,经历过失败、做过‘归零’的人。”蓝箭航天投资人、深圳前海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敏此前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而国内有过实际型号设计经验的研发人员,几乎都集中在体制内。

即便是如今拥有现役最大运载力火箭的 Space X,其成立之初也离不开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2008年之前,Space X 的猎鹰一号连续三次发射失败,马斯克卖掉了房子、飞机、跑车之后,Space X 依然濒临破产,最后,是 NASA主动抛出橄榄枝,给了 Space X 一个16亿美元的大订单。

NASA不仅将发射任务委派给 Space X,还将人才、技术等向 Space X 进行转移,免于其重复进行先期的技术研发,这才有了Space X 打破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垄断,一举成为航天新贵。

民营火箭公司渴求体制内人才,一方面是由于无法像国家队一样,有充足的资本提供顶尖的科研环境。

“这就像欧立希通过606次试验才发现梅毒克星一样,科学研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民企承担不起前面的605次。”军事专家、知名军事评论员董健告诉寻找中国创客,因为国企和研究机构有国家资本投入,底子上是民企不能比的,“体制内人才到了民企可能很快就能搞出成果,但前面605次试验的基础都有赖于国家投入。”

除了资本上的限制,迫切的还有时间。

曾有国内排名前三的民营火箭创业者告诉寻找中国创客,对于他们来讲,技术和资本都不构成太大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和时间赛跑”。

正如天仪研究院 CEO 杨峰此前曾公开表达的那样:火箭是一个赤裸裸的竞争市场。客户并不在乎你是大火箭还是小火箭、大厂商还是小厂商、固体还是液体、国内还是国外、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等等一系列问题,只在乎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这时候,谁更安全可靠,谁就能先在民营火箭赛道跑出来。任用体制内研发人员,无疑会为这些公司大大节省先期基础研发所耗费的时间。

人才流动不畅:两大集团不是中国的NASA

而人才从体制内院所流向民营企业,面临着中国式困境。

去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败后,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梁小虹曾做过一次演讲。其中在提到中美民营航天的差距时,梁小虹说:“中国航天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体制内高层的态度和中国的现实情况。

有从航天科工集团出走的高级别技术人员曾对记者坦陈:“我们从体制里出来做这个事情(民营航天),站在国家的角度,肯定是支持和鼓励的;但是站在以前单位的角度,或多或少还是不是太高兴吧。”

这就涉及到中美本身的商业航天基础和环境。

就像Space X可以使用NASA的技术和人才,但却不能使用波音和洛马的技术和人才一样,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也不可以使用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的技术及人才。两大集团不是中国的 NASA,更适合对标波音和洛马。

因为1998年前后,中国航天科研体系改组为企业体制,中国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已经成为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实体。

据NASA中文官网介绍,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太空计划,并开展航空科学暨太空科学的研究。而与NASA对标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其职责是执行中国的国家航天政策,履行政府相应的管理职责。

“这次事件绝对会影响人才外流。”零壹空间对寻找中国创客表达了对张小平事件后续影响的担忧。

实际上,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科研院所技术人员选择加入创业公司后,相关单位已经加强了对人员流动的管控。

张小平此前上级主管单位一处级领导表示,事情之所以发展到发公文的地步,实际正是因为该所近两年离职人员较多,对科研影响较大。

也有航天领域创业者向记者透露:体制内研发人员离职难度正在增加。“比如拖慢办理离职手续的速度,辞呈交上去之后,半年不回复。”

另一创业者证实了这一说法:“普通密级人员,走离职手续流程的时间也在半年到两年之间。”基于这一情况,不少人选择在原单位离职手续未结束前(不是指脱密期未结束),提前进入新公司。

体制内院所的无奈:待遇和晋升局限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所言:“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的答复可知,这是单位在提起法律仲裁时,故意夸大其作用和贡献,试图留人。换句话说,夸大他的作用,并非爱才,而是为‘卡人’。以‘惜才’之名阻止人才的自由流动,与人们真正所期望的尊重人才,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寻找中国创客在与多位原航天院所出走人员交流后得知,促使他们离开原单位的现实原因主要有二:待遇和晋升空间。

航空航天待遇低、影响科研热情此前也引发众多讨论。

某知识问答平台上,“航空航天系统的科研院所的实际待遇如何?”问题下有149个回答。在获得859人赞同的回答里有这样一句话:“好不容易于top2(院校)毕业,好不容易要开始拿工资,却发现没有多少闲钱可以找孝敬父母。我妈在听说我每周只在支付宝减免的那天去超市买打折菜,买够一个星期的时候,问,要不要家里给你打点钱。”

据该答主介绍,其入职一年以来,最高月工资3800元,最低一个月790元(扣了社保等之后),年终奖工作半年1700元。

前述处级干部在回应张小平一事时表示,有民营公司在研究所附近设点,针对性挖人,年薪高出好几倍。

“动辄开出年薪五六十万,稍有职称的上百万的年薪,与西安年薪二十万以内相比,没几个能经受住诱惑”,他表示,“换作其它商业公司,对手开出几倍的薪水也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仅仅归结于体制,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其实,体制内院所也有自己的无奈。有研究员告诉记者:“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是假的”,但“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

在 Space X 等商业公司兴起前,美国发射服务几乎由美国发射联盟ULA集团垄断,该集团商业发射标价高达1.4亿美金一枚火箭,被业内称为“黑店”。

相较于ULA,国内两大集团的发射服务则便宜得多。以长征三号火箭为例,其发射价格为3000万美金,虽比不上充分商业化的 Space X,但也比 ULA 便宜得多。中国航天因此吸引了巴基斯坦等不具备发射能力国家以及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商业卫星发射订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低价恰恰是市场尚未商业化的表现。这一切,都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之上。

体制内航天院所确实存在收入天花板较低的情况,比如据寻找中国创客了解,航天某院一位高层的年薪为税前80万人民币,其他各级自然递减。

但通过降低研发人员收入来降低发射服务成本,显然不是可持续之道。“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在研究吸引体制内人才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股权激励等吸引人才。国企如若想留住人才,也要从这些方面反思。”零壹空间方面称。当然,体制内院所也有其他优势,比如其顶尖的研发条件,现阶段还是民营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蔡浩爽,编辑 :魏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文章TAG:嘉晨集团嘉晨集团是大型的民营企业吗?嘉晨集团大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