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

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08:19 编辑:教育经验 手机版

70.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 ­ 草莓蜜蜂传粉技术 ­大棚草莓栽培正值冬季和早春,温度低,湿度低,日照短,昆虫少,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飞散,授粉不良,易产生各种畸形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71.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除注意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外,主要的还是利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研究表明,采用密蜂传粉的大棚草莓,座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增产30-50%,畸形果数只有无蜂区的20%。

72. ­在放风前5-10天,棚室内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蜂箱放进后,一般不能再施农药,尤其禁施杀虫剂。

73.在草莓开花前1周,将蜂箱移入棚室内,一般按1个棚室1箱,1株草莓1只蜂蜜的比例放养。蜜蜂箱放在棚室中间部位光照好的地方,离地面15厘米,蜂箱出口应避开光线直射,以免蜜蜂飞出时迎光造成碰棚而增加死亡率。

74.放置时间宜在早晨或黄昏。蜜蜂在气温5-35℃出巢活动,生活最适温度为15-25℃,蜜蜂活动的温度与草莓花药裂开的最适温度(13-20℃)相一致。

75.气温长期在10℃以下时,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要创造蜜蜂授粉的良好环境,温度不能太低。但气温超过30℃时,应及时放风。

76. ­ 在生产上应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尽量减少死亡。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尤其在长期阴雨天气后棚内湿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晴天蜜蜂外出活动时飞行困难容易被水打落死亡。

77.因此,阴天骤晴要加大通风散湿,蜂箱内可放置石灰瓶等干燥剂降湿。 ­大棚内采取多种覆盖时,揭中、小棚膜要放到两边底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

78.否则,蜜蜂在到处飞行时钻到薄膜夹缝中被夹死。 ­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打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好蜂箱孔,或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进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79. ­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强饲养。饲养量以饲养后蜜蜂能正常传粉为准。否则,会出现饲料过量、蜜蜂不传粉,或饲料过少,蜜蜂无力飞行传粉现象,造成蜜蜂传粉失败。

80.选择白砂糖与清水以1:1的比例熬制,冷却后饲喂,水分不能太多,防止蜜蜂生病。每板蜂(2500只)白砂糖用量1千克,在元月前喂完,也可以按白砂糖与清水比例2:1熬制成糊状灌满蜂槽,一次性投喂同时增加花粉喂养量。

81. ­放蜂时为防止蜂群从放风口流失,应在放风口加一层防逃网。 ­放蜂时间为草莓第1次顶花序开花至次年3月。

82. ­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

83.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 灰霉病 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

84.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

85.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使果实腐烂,果肉组织变软,呈水渍状,失去香味和色泽,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传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86.防治方法。⑴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一般沟深30-40厘米,同时把地膜盖在畦面上到近沟底处,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加快排水,减轻危害。

87.⑵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同时要合理密植,每亩控制在8000株以内,以利通风透光。

88.⑶适量补充微肥,提高抗病力。在幼叶开始生长时和蕾期喷施硼酸、硫酸铜、硫酸锰等。⑷早春及时清除枯叶,减少越冬病菌。

89.⑸药剂防治,抓好早期预防,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90. ­ 白斑病:俗称"蛇眼病"症状。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紫红色,似蛇眼。

91.匍匐茎、果柄、花萼也能受害。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文章TAG: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如何种植草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