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全景敞视主义是什么,福柯全景敞视主义

全景敞视主义是什么,福柯全景敞视主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23:0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因此,创造日常经验所缺失的崭新体验,将成为它的一大目标。因此在这样的沉浸式体验中,已经暗暗地潜伏着一种危险,那就是体验者的感官世界所体验到的环境,和他真实的身体所处的物理环境发生的剥离。 陈抱阳作品所谓”是药三分毒“,能够用来把原本破碎而分离的感觉加以整合的手段,也就有可能能够用来把原本完整而互相连接的感觉弄碎。

对正常儿童而言,以传统的讲故事,看图说话、甚至死记硬背的方式来传递知识和构建情感,已经行之几千年并且证明有效,不妨先用着。但把VR这样一种东西,未经谨慎的心理科学实验,有各种各样“万众创业”的小创客们大面积地在教育中运用,把人格尚未完全成熟,自我尚未完全强大的儿童,扔到一种激烈的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分离的情景中,对他们的精神心理是否健康是值得怀疑的。

“身临其境”,“情景式教学”,这些词本来都是好词,想象的世界侵占真实的世界,体验者不再能够区分游戏性和真实性。他所能导致的轻微的结果那就是一个人变得不太靠谱,而严重的结果,在精神病学上则称之为“人格解体”。电影场景沉浸式体验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洗脑,洗脑当然就是操控,就是极权统治。在这样一种权力关系的结构中,VR很容易被理解成一种奴隶的娱乐。

想象一下,未来的奴隶主住在真实的黄山上和西湖边上,享受着新鲜而清冽的空气。而底层的奴隶们在他们的蜗居中戴上VR眼镜,同样自以为身在西湖与黄山。“平等”将被生产出来并大批量分配。 展览现场当陈抱阳试图开始对虚拟现实这样一种让我们猝不及防的经验进行本体论反思的时候,他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策略: ● 陈抱阳首先使用玻璃迷宫来让VR眼镜的佩戴者的身体觉醒。

体验者在虚拟空间中行走的同时,时常与现实身体所处的迷宫墙面相遇。此时此刻的身体感觉的瞬间恢复,将体验者从虚拟场景中拔出,重新创造了此时此地感。玻璃迷宫的触觉体感对浸入体验的颠覆,这是一种破坏。● 这个玻璃迷宫不但让我们撞,还让我们被看。让我们得以置身左右,围观这几个戴着眼镜在迷宫中游走的梦游者们。玻璃迷宫在这个时候变成的一座福柯式的全景敞视监狱,为VR沉浸者的阶级处境提供了一种极端的舞台。

● 最后,这种全景敞视监狱的感觉由于陈抱阳装置中的一个设置而变得越发强烈了:陈抱阳的迷宫,不管在物理上还是在虚拟空间中都分为两个。访问者可以选择去进入其中任意一个迷宫,这两个迷宫中所提供的虚拟空间互相连接也互相观望,但同时又互相嵌套。展览现场陈抱阳的展览,是在哲学水平上对VR的政治进行反思的作品。道理并不需要多么的深沉,道理到底经常就在表面。

文章TAG:敞视全景主义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是什么福柯全景敞视主义

最近更新